不過,中共不是沒有弱點。
劉孟俊認為,紅色供應鏈崛起,不但造成台商跨國供應鏈弱化,兩岸產業的競爭加劇,甚至也對全球競合關係造成影響。根據《中國證券網》引述立訊董事長王來春的說法,「我認為汽車電子未來5年的成長幅度是幾大板塊中最大的,第二是通訊板塊,第三是消費電子板塊,因為消費電子目前來講營收占比較高,所以成長相對來講會不及前面兩大業務板塊。
中國逐漸擺脫疫情泥淖,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於昨(1)日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,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大幅反彈至52.6,這個數據是2012年以來最高,顯示「紅色供應鏈」正在飛快復甦,意味著北京影響力也將重回到疫情前的軌道。對於近日的市場來說,中國何時擺脫疫情泥淖成為焦點。記憶體產業相對疲弱,中國快閃記憶體(NAND Flash)龍頭長江存儲深陷記憶體報價崩跌之苦。《華爾街日報》直言,自去年12月中國解除封控後,中國製造業景氣度正式飛快復甦。另一個代表性業者,也是台灣面板雙虎群創、友達的對手中國京東方(BOE)。
對於紅色供應鏈的擴張,過去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所長劉孟俊曾不斷強調,紅色供應鏈最直接的影響,是進口替代效果,取代台商的零組件供給。根據研究調查組織DSCC公布統計報告指出,京東方2022年第4季財報顯示,市占率相較於前一季的7%揚升至11%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總統說,會繼續努力打造自由、開放以及公平的經貿環境,也會與民主盟友加強經貿合作,一起維持全球供應鏈的安全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總統蔡英文(右)2日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智庫「傳統基金會」創辦人佛訥博士(左)時表示,台灣在今年經濟自由的評比中,名列全球第4名,在亞太地區僅次於新加坡,創下歷年最佳的成績。在全部12個細項評比中,台灣在商業自由、貿易自由、貨幣自由、財產權、政府開支等7項都獲得80分以上的得分,其餘如投資自由得到70分、勞工自由69.1分、金融自由60分。如同哈佛大學教授巴羅(Robert Barrow)在之前的經濟自由度報告所指出,經濟越自由,代表為人民帶來更多財富、成長及繁榮,以及更自由的生活。
傳統基金會公布2023年經濟自由指數報告,全球計有184國納入評比,台灣排名第4。接下來會繼續努力打造自由、開放以及公平的經貿環境,也會與民主盟友加強經貿合作,一起維持全球供應鏈的安全。
完善的制度架構、私營產業的創業活力以及促進商品和資本自由流通的開放市場政策,都是形塑台灣充滿活力經濟的重要因素。整體來看,2023年全球經濟自由平均指數為59.3分,較去年下降0.7分。報告也指出,台灣恪遵法治,加上對全球商業持開放態度,讓台灣位居全經濟自由前段班。台灣在今年經濟自由度指數評比中名列全球第4名。
報告指出,台灣得分從去年80.1分成長至80.7分(滿分為100分),蟬聯最優良「自由」(Free,門檻80分)評比。她並說,這幾年來,台灣與美國除了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,也就是TIFA,更積極拓展對話平台,去年成立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現在已經兩度進行協商談判,去年10月台灣與美國舉行了首次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,也就是TTIC會議,也在去年12月舉辦第3屆經濟繁榮夥伴對話。在亞太區域方面,台灣排名第2,僅次於新加坡,也是前5名當中,唯一得分優於去年的經濟體。報告指出,台灣恪遵法治,財產權得分高於全球平均,政府誠信分數也高於世界平均。
美智庫經濟自由指數,台灣全球第4史上最佳 (中央社)美國智庫「傳統基金會」(The Heritage Foundation)2月28日公布2023年經濟自由指數(2023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)報告,全球計有184個經濟體納入評比,台灣得分高達80.7,在全球排名第4、亞太第2,寫下歷年來最佳成績。總統表示,希望台灣與美國未來達成雙邊貿易協定以及避免雙重課稅協定,深化雙方貿易合作關係,同時也能夠提升產業的競爭力。
總統蔡英文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創辦人佛訥博士(Edwin Feulner)致詞表示,今年是傳統基金會創立50週年,特別感謝佛訥與傳統基金會長期以來對台美關係的重視與支持,傳統基金會是美國重要的智庫,每年發布經濟自由度的報告,一直是各國政府經濟政策重要的參考資料。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調查經濟自由度指數(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),台灣去年在184個經濟體中排名第6名,維持2021年全球排名,今年排名提升至第4
希臘火車對撞民眾示威與警爆衝突,鐵路工會罷工抗議 (中央社)希臘2天前發生歷來最重大鐵路事故,2輛列車對撞造成至少43人死亡。《法新社》報導,2月28日接近午夜時,2輛列車在希臘中部城市拉里薩近郊一座隧道附近對撞,造成2節車廂被撞爛,另有一節車廂起火,導致乘客受困。當地媒體指出,法醫多半只能檢視遭焚的零碎屍體,確認死者身分的過程變得更加複雜。英國《衛報》(The Guardian)及希臘天空電視台(Skai TV)報導,政府發言人歐柯諾莫(Giannis Oikonomou)今天(當地時間2日)表示鐵路系統改革失敗。米佐塔基斯昨天到現場勘查後說:「種種跡象顯示,這起事件主要是由不幸的人為疏失所造成。希臘鐵路工會成員指出,雅典與第撒隆尼基之間的鐵路線存在安全缺失,多年前就為人所知,他們也一再提出警告。
鐵路員工今天罷工表達抗議與哀悼。他對媒體表示,沒半個人向他提供任何資訊,打了3通電話給希臘鐵路公司,也沒人回電。
希臘火車對撞57死,政府坦言公部門沉痾釀悲劇 (中央社)希臘發生重大鐵路事故至少造成57人死亡,有6名傷者必須使用維生系統。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(Kyriakos Mitsotakis)宣布全國降半旗哀悼3天,並承諾將由各黨派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進行獨立調查。
」 急救人員表示,未來幾天預計將繼續進行搜救作業,但是找到倖存者的希望幾乎全滅。現場狀況真是令人觸目驚心……車廂像紙張一樣皺巴巴的。
希臘鐵路公司的前身Trainose在5年前賣給義大利國家鐵路公司(Ferrovie Dello Stato Italiane)後改名,但5年來雅典-第撒隆尼基這條鐵路線的安全系統,卻仍然尚未全面自動化。在這起事故中,當時聚集在第2節餐車裡的幾名學生承受兩列火車正面對撞的力量,事發地點已是一片廢墟。政府發言人稱將調查肇因及鐵路計畫延後落實的因素。潘特札吉迪斯表示,這名站長負有一定的責任,但也有其他因素造成這起悲劇。
前兩節車廂爆炸起火,當時車廂內的溫度可能超過攝氏1300度。」 希臘兩列火車2月28日晚間對撞,使輿論再次聚焦鐵路問題。
一名生還者回想,當時得在瞬間做出決定,「要不被活活燒死,要不就得跳出車外摔斷骨頭」。《英國廣播公司》(BBC)報導,在希臘第2大城第撒隆尼基及事故地點附近城市拉里薩,也出現抗議活動。
」他承諾會「徹底」調查這起慘劇。搜救隊再次於受損最嚴重的車廂內尋找死者。
鐵路工會也將在今天發起罷工,抗議官方忽視安全問題。尋找親人的親屬必須提供DNA樣本,以辨認罹難者。民眾布爾納齊斯(Dimitris Bournazis)急切想知道父親於事故發生時坐在火車上的哪個位置。希臘鐵路公司發布聲明表示,罷工24小時是為了抗議「(歷屆)政府對希臘鐵路的不尊重」,造成悲慘結果。
「沒人知道車上到底有多少人」。事發後數小時,外界仍不清楚列車上究竟有多少人,使得確認還有多少失蹤人數困難重重。
這是希臘政府事發後首度正式公開承認相關問題。2018年至2020年間,希臘每百萬列車公里(million train kilometers)的死亡事故發生率最高。
資深骨科醫師巴爾焦塔斯(Costas Bargiotas)對天空電視台說:「這是學生專車,載滿20多歲的孩子。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及其他政府官員很快地將事故指向「人為疏失」,但越來越多人認為這場悲劇根本可以避免。